2023/12/12

<會玩才會學>

在狩獵採集社會階段,孩子們自由玩樂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進入農業時代以後,人類對後代的控管漸趨嚴厲(因為需要孩子服從,遵守規矩),集體學習的義務教育系統出現,接著進行一連串的「標準化」模式。在這演進的過程中,我們成功提升了孩子的學養、知識、專業能力,為國家培養了無數人才,但也史無前例的剝奪了孩子們應該要有的玩樂的自由。

本書作者,闡述了現代教育的演變,提出讓孩子自由玩樂的重要性,並且嚴厲批判了現代集體義務教育的缺失。

透過與他人自由的玩樂互動,孩子在這過程中會逐漸學到自我克制、解決社會衝突、結交朋友、互助合作、培養自信、想像力、以及擁有正向心態,並且將學到的一切自然內化,而這些技能與態度絕非課堂老師口沫橫飛的外在知識傳授所能做到。現今教育體制的主要缺失之一,是讓孩子重視結果,而非過程。我們用了太多外在角度去評判一個孩子的成就,讓孩子認為成功取決於別人最後的肯定,忽略了內在自我滿足的重要性。研究顯示,在這樣的環境下,表現好的學生會愈來愈好,表現差的學生有可能只會愈來愈差(這讓我想到投資市場也是一樣的狀況:零和遊戲,大者恆贏,小者恆輸)。對於未能達到學校要求的孩子,我們甚至可能投藥,忽視人類內在的多樣性,讓孩子被迫成為「正規教育」的附庸。

書裡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在校學生必須花很多時間執行他們該做的事情,而在監獄裡的成年人也是如此,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將成人關進監獄是因為他們犯了過錯,而我們將兒童送進學校則是因為他們的年紀。」我們假設孩子沒有能力、不受控制,因此給予嚴格規範與監視,其結果,可能產生更多沒有能力與不負責任的成年人。

人類社會已經不可能回到狩獵採集時代,完全放任與信任孩子,畢竟身處在媒體喜好播放嗜血的新聞賺取點閱率的亂世,全世界都相信連讓孩子走到對面雜貨店採買都可能發生危險(實際上並非如此),但至少可以試著讓孩子在接受所謂「正規」教育的路上,保有自我探索與玩樂的空間,透過遊戲與信任,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然後在生命這場無限賽局中,能一路獲得樂趣,也帶給其他人樂趣。

你怎麼看待孩子,他就會成為你眼中那個樣子。

2021/10/19

監控的演算法

你是否記得第一次看到心裡想買的商品出現在臉書廣告的感受?應該不會是「哇!臉書好善解人意啊!」之類的吧。說實話,我第一時間感覺到驚訝,隨之而來的是驚恐,並且認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入侵與干擾。

近來看了一些探討監控文化、大數據時代和演算法的書籍,發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為新自由資本主義的一部份,如<隱形牢籠>一書中,「人們成為創造者,產品與消費者的三位一體。我們生產有關自己的數據,我們因而成為數據化的產品,我們又買回這些有關我們自己的數據。」但更該問的問題是,誰該為此負責?目前看到的現象是,大部分人都會受到監控,並且必須為此負責,但那些自其中獲利的政治或經濟菁英,卻被允許免於擔責,而且擁有更大的權力。因此,數位紀錄應被視為今日版的殖民活動

每個人在網路上留下來的數位痕跡,無論大小,都會詳實地被紀錄、被蒐集,並且透過演算法被利用。演算法不是一個簡單的物件,它由許多複雜的程式、計算和參數組成,就連設計它的人也不一定說得準。但重點在於,既然是人所設計出來,就絕對不可能客觀。演算法的出現不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事實的真相,而是讓人們看到自己相信的真相。為什麼?因為唯有如此人們才會持續停留在社群媒體上與其他人互動,繼續為某些人的銀行帳戶總數貢獻一己之心力。如同<被操弄的真實:演算法中隱藏的政治與權力>所言,「你在動態消息上看到的每一則動態,都有其出現的原因,這過程絕非中立,而是由演算法決定」。一想到我看的東西並不是真相,而是社群要我看的另類事實,我只感到胃部一陣翻攪,幾欲作嘔。

對成人來說,你可能覺得我說的太嚴重,玩社群頂多浪費時間,或看到別人發的開心動態會感到更不開心而已,一個小馬鈴薯是能有多少影響力?好吧,我只能表示尊重。但另一方面我卻很擔心這些社群對下一代可能造成的影響,除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對年輕人造成不必要的社交壓力,過度沈迷於線上世界已經有證據顯示使得青少年社交能力更為薄弱,專注力與同理心益發不足。這些在以往被認為重要的特質,在未來社會是不是不再被需要?我不知道,我只感到很迷惘。

臉書下一個步驟似乎想打造全球的虛擬實境線上系統,稱之為「元宇宙」。看到這消息時我腦海中彷彿看到一頭益發龐大且勢不可擋的媒體巨獸,有計劃性地吃掉人們的金錢、時間與心智。就像<如何「無所事事」>一書中精闢的描述,「像Facebook和Instagram之類的平台,其作用就像水壩,充分利用我們天生對別人的與趣和對社群永恆不變的需求,既挾持又阻撓我們最原生的欲望,從中牟利。」沒有人會好心提供平台給你使用,任何行動都是帶有目的性質,活躍用戶就是他們達成個人龐大利益的棋子。

話說回來,生為現代人,無法全然置身事外,要如何自處,又該怎麼教育下一代(這是我最擔心的一點)?雖言潮流是擋不住的,但我們仍可以不要隨波逐流。意思就是,成為自己的主人,隨時隨地意識到自己使用這些社群媒體的目的為何,並且試著不要為其所控。適度地-而且是絕大部份時間-將自己抽離,把目光放在身旁活生生的人和大自然身上,將解離成一粒粒數位碎屑的自我重新拚湊成原本的真我,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找回來。

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我已經在實踐的路上。

2021/06/24

<人生就是賽局:透視人性、預測行為的科學>

相較於這個刻意賣弄的中文書譯名,其實我更喜歡本書的原名 "Rock, Paper, Scissors: Game Theory in Everyday Life"(剪刀、石頭、布:生活中的賽局理論)。因為看完書後你並無法透視人性,更談不上預測人類行為,作者提出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賽局,目的是希望以科學脈絡梳理出一些方法,以解決社會困境-小至個人團體,大至國家社會。

人類之所以傾向自私,是演化而來,因為自私常常可以帶來那麼一點點立即的好處(註)。但如果社會上人人如此,就會產生許多社會困境,輕則影響個人,重則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或甚至核子戰爭。作者研究賽局,認為要解決遇到的困境,重點在於合作與協調。

合作與協調?這麼簡單?哦不,知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光是要讓人們開始合作,合作之後又如何讓人保持下去而不選擇背叛,都是一層層需要克服的關卡。作者比較多種策略並且親身實驗過後,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先付出信任,就是採取好心的推己及人策略,先試著製造出一個信任的迴圈循環(通常這個策略會奏效,因為對方在一開始就感受到了你給他們的正面評價,而他們不會想白白損失這項所得),一旦某時刻發現行不通了或對方先背叛,就馬上改採一報還一報策略(對方一旦察覺,就可能改回選擇合作方案),但為避免雙方無止盡地報復下去造成雙輸,作者建議這時再主動改採合作策略,而希望對方也會有所反應。這段建議讓我想到孔子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來,沒有人發現,孔老夫子就是最早的賽局高手。

作者提出如此建議,跟我們的直覺似乎也不相衝突,但這確實是經過科學計算驗證的結果。雖然人性自私,但我相信「總應該做點什麼事情讓這世界好一點」的念頭很多人都有過;而且達賴喇嘛也說:「如果你希望別人幸福快樂,必須慈悲;如果你想要幸福快樂,也必須慈悲」。

本書舉例眾多,略顯繁雜,但最終提出的簡要建議,可以實際用於人際應對上,至少不會讓你進退失據。

註:所以希望世界和平或國與國之間不要有紛爭是不可能的,因為那不是人類演化的方向。

2021/06/16

<不懂帶人,你就做到死又留不住人!>與<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從這兩本書直白又饒富趣味的譯名可以推想,書裡的內容一定是相當實用而且精要。雖然背景知識有其研究理論和根源,但作者完全不掉書袋,直截了當地告訢企業主:「應該」做什麼,與「不應該」做什麼。

作者強調,一直感慨找不到優秀的人才是沒意義的。因為不論是何種組織,一定有兩成高效能人士,六成普通人士,和兩成低效能人士。企業主的責任不是將目光放在高效能人士身上,而是要想辦法提升其餘八成人士的能力,如此企業才能突破進步。光是這個論點,就很吸引人,是實話,但卻很少人注意到。

那麼如何提升這八成人士的能力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教導正確的行為,因為行為會帶出結果。這裡談的不是像「要站在別人立場思考」這類含糊不清的話,而是要非常精確地定義出行為,譬如「顧客在試吃時,要將視線偏離十五公分左右」;並將員工該做到的精確行為,製作成「行為教科書」;當員工確實做到時,也要精準且及時地給予稱讚。當員工發現做了正確的事,不僅業績提升,也可以得到老闆的稱讚,自然會強化繼續做的意願。這聽起來像是手把手在教小學生,但作者提醒管理者,大多數的企業傾向高度評價自己的員工,當員工達不到標準時再埋怨其理解力低落;但事實是,沒有教導基本事項的這一方,才是不對的

在帶領團隊的部份,作者也一再提到行為的重要性,精確行為跟員工個人氣質,習慣,個性,和管理者喜不喜歡某個員工一點關係也沒有。在行為科學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工作成果來自於行為的累積」,而下屬是工作上的夥伴,因此重點應該放在他的「行為」上,而非私人「感情」。書裡也談及開會時應該達成的目標與方法,提到許多會議流於形式與做不出結論這一點,不禁令人莞爾-這好像就是我們的日常。

閱讀過程中發現作者的建議跟我在研讀 ACE-CPT 教科書時學到的原理並無二致,教科書裡用了很大篇幅在探討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操作制約」-讓人們經歷正向的回饋,從而強化自身的行為-就是所謂A (antecedents),B (behaviors),C (consequences) 模式,而這方法也被運用在<原子習慣>一書中。

企業管理光是想像就很複雜,作者卻利用行為科學的原理,準確且簡要地點出身為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對於職場上實戰,可謂拳拳到肉吧。

2021/06/01

<孤獨世紀>

大學時代,我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圖書館角落看書,一個人去吃飯、運動,或者騎車去看山看海(花蓮山海最多)。我覺得自己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很享受這種生活模式帶來的自由。

在那個年代,孤獨是一種選擇;但現今,孤獨可能是你很難捨去的標準配備。

為什麼這麼說?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人與人益發疏離之前,智慧型手機等穿戴裝置的出現就讓人們傾向躲在自己的數位泡泡裡,再隨著網路社群如猛獸般的壯大,看似隨手就可發文或彼此聯絡,但缺乏實際互動只會讓人的社交技巧更為生疏(這點對於成長中青少年的殘害更加明顯);而近幾十年來全球採行菁英政治,或新自由資本主義浪潮,更是扮演了相當關鍵的底襯角色,讓勝者益勝,敗者益敗,直到弱者相信國家遺棄了自己,最終爆發了近幾年相當嚴重的極端左派政治思想(相關論述可見<成功的反思>)。事情演變至今,孤獨不再是個人心理狀態,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現代人的演化方向似乎走向了歧路,與我們以前認為身而為人所應具備的重要特質愈走愈遠。

就我個人來說,雖然生活總是不易,但老實說還過得去。但當我看著四歲孩子玩耍的背影,都不禁想到他們以後可能面臨到的誘惑與挑戰。我知道「同理心」和「專注力」會是他們這個世代最需要的特質,但我是否有這個能力幫助他培養呢?人類變化速度有史以來最快,快到沒有人看得清楚方向。作者在書裡表達了類似的憂慮,也直搗問題核心,試著提出解答:單靠個人對周遭環境敞開心胸是沒有用的,國家政策的力量必須介入。就我看來,如果氣候變遷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環境衛生問題,那正視孤獨就是最重要的心理衛生問題。

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作者探究孤獨的面向相當廣泛,從孤獨影響個人的情緒及身體狀態、左派政治的崛起、冷漠的城市、數位社群造成的傷害、疫情下在家工作的影響、因應孤獨產生的經濟,並且最後也提出了解決人類史上最大孤獨浪潮的辦法。

這是一個孤獨的時代,但未來在我們手中-雖然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21/05/27

<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近期對於人性有濃厚興趣,十之八九的事件由人性角度切入,約莫八九不離十。這本書把人性放到了商場上,在探討決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偏誤。

書裡一開始就提到了做決策時會遇到的九大陷阱,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作者再把九大陷阱分成了五個面向,包括決策前的1)辨認模式偏誤;做決策時的2)行動導向偏誤-導致決策太過積極,3)慣性偏誤-導致決策太過消極;以及可能影響決策的4)社會偏誤-包括群體迷思,和5)利益偏誤。我認為這個分類極具有邏輯性,讓人一眼就明白在何種階段可能產生何種偏誤,但了解偏誤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我們在事後以後見之明的眼光去審視這一切。作者一直強調這些偏誤的存在,用意在提醒決策者注意,而非批判。

作者認為,單憑個人要辨認及克服自己所有在決策中會出現的偏誤是不可能的,解決之道在於,決策者要讓自己成為一位「決策建築師」,這位建築師用的原料有非常多,包括鼓勵歧異、給予足夠討論時間、禁用誤導的類比、多案並呈、假設最糟情況、有話直說、認可失敗的權利、或不要害怕改變心意等,重點就是架構出使決策健全所立足的原則:合作與流程

我不是主管,所以書中所舉相當多的決策技巧對我而言略顯生疏艱澀,但至少看完書後,我更能了解決策者的不易,也稍微看得懂工作職場的那些長官們在做決策時可能犯下的偏誤;並且也了解當自己做出了正確決策後(通常是事後檢視),成功永遠是團隊努力的結果-現在已經不是約翰韋恩的西部牛仔時代-更不用說其中可能還有些運氣成份。

本書的知識底蘊深厚,從企業主到小主管,只要你面臨到決策,就會面臨人性偏誤。我們當然不可能克服所有的偏誤,但永遠有機會讓自己變成一位更好的領導者。

2021/05/10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本書作者是比爾蓋茲,沒錯,就是最近離婚那位。

看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比爾蓋茲是微軟老闆錢多多,看完書後才知道原來他的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主要資助全球衛生與發展,而近幾年來愈趨注意氣候暖化與碳排問題。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讀起來像政策白皮書,從頭完整介紹了溫室效應產生的後果、碳排來源、與人類各種活動的碳排佔比,並以科技人兼實業家的角度切入,鉅細靡遺提供了未來可能的解答,其中牽涉了科技創新、政策創新和市場需求,涵蓋面向之廣,是我以前從未想像過的。

要求人類回歸純樸以減低碳排並不實際,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只能繼續往前,唯一解方就是研發創新的科技來取得乾淨的能源(這並不容易,但已有初步成果)。並且蓋茲認為,若想要有任何一絲躲過災難的希望,全球最大排放國(富裕國家)必須在2050年以前實現零碳排。

除了政策面的介入,氣候變遷議題應該更深入每個人的心中,至少要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我同時想了一下,自己能做些什麼:隨手節約能源、改喝植物性高蛋白而非乳清蛋白、改吃人造肉、下一台車考慮換電動車、投票給在乎氣候變遷的候選人、考慮投資綠能產業、並且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我很佩服世界上有比爾蓋茲這種人,取之於社會也用之於社會,不停地思考和學習如何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所以看到他離婚的消息,我第一個想法是:「天啊,拜託不要影響他基金會的運作!」但我覺得我想太多了,全世界最擔心比爾蓋茲基金會運作受影響的,我相信就是他本人了!

最後以蓋茲在書中的一句話作總結:我們必須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碳排放,未來十年,沒有比投身這個遠大目標更重要的事了

2021/04/25

<複利效應>

別看到複利兩字就認為這是一本教人如何賺錢的書,這本書是在教人如何超越現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人類的生活由習慣主導,每天絕大多數時間我們總會固定做某事而不假思索,這樣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能幫助人類節省腦力,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但壞就壞在我們也常常做出錯誤的事而不自知,如看電視時隨手就嗑掉一包洋芋片,或者每天固定喝上一杯星巴客。好或壞的習慣產生的影響在每天例常的生活上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計,但只要將時間拉長,你就可以看到複利效應帶來的深遠影響,這就是作者想要談的主題。

作者提出堅持做出正確抉擇的必要-即使是多麼無足輕重的小步驟-然後百分之百對自己負責,拒絕受害者心態問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找出強烈動機,忘了意志力(只靠意志力支撐的人,終究會消磨殆盡,無法長久堅持),開始列出清單,著手做那些不成功者不願意做的事,接著好的結果開始顯現,內在回饋產生,不知不覺中,成功離你將愈來愈近

只要持續這個步驟不輟,在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撞牆期。作者面對瓶頸的心態讓人耳目一新,他指出撞牆並不是一道障礙,而是一個新的機會,別人可能遇到困難就不做了,但你知道自己會想法子突破,這就是你跟別人不同的地方。<刻意練習>一書也說,事情順利進展時就持續做現在的事,卡關時要多方嘗試不同解法,甚至尋求專家幫忙,總有一天會越過一道道高牆。「別指望事情變得容易,要期許自己變得更好」,這一句話下了最好註解。

書中最後提供了一個讓複利倍增的方法,就是每次都「多做一點點」。業務員拜訪了十個客戶,達到今日目標,那就多拜訪一個再下班吧;臥推了十下似乎已經力竭,再去補做幾個機械式胸推超越力竭。做得比足夠還要多,超越他人對你的期待,同時幫助他人得到他想要的,漣漪效應會使自己成為最大的受益人

每個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過這本書後,我更加確信,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人有各自失敗的原因。

藉由複利效應,好的習慣帶你上天堂,不好的習慣帶你住套房

2021/04/21

<投資最重要的事>

從書封的註解: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就可以知道,這本書是寫給主動投資人的。哦等等,如果你是指數型投資的信徒,也不要急著拋開這本書,因為書裡字字珠機,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投資人,本書都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書中第一句讓我開眼界的話是,「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市場一再證明,即使是好標的,但只要買的價格太高,大都會遭到虧損的命運。那如何買到價格低於實際價值的標的呢?作者提出要進行「第二層思考」,簡單來說,你的思考必須比市場共識更深入,判斷市場的動向,預測自己所處環境的潮流,進行反向操作。

買低賣高才能獲利,每個人都知道,但市場絕大多數人做的事情是買高賣低,為什麼?投資人最終要面對自身人性的弱點,包括貪婪(導致追高)、恐懼(導致殺低)、將質疑拋諸腦後(沒有理由的過於樂觀,導致風險遽增)、從眾(擔心自己沒跟上多頭,被邊緣化)、嫉妒(最危險的人性),與自負(覺得自己投資無往不利,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短期的股價漲跌,心理層面影響太大,所以不具意義,真正成功的投資,要耐住性子,相信自己的價格判斷(前提是要準確,這個就要花很大工夫),然後等待,市場不會虧待你的。

在投資之前,最重要的是對風險有所理解,接著要確認風險,並且控制風險。作者認為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而非進取型,才能走得長久。防禦型的投資人,在多頭市場取得一般的報酬,但在大空頭時他能力保不失,或只損失一點;進取型投資人在時機好時大賺,但常在意外發生時吐回全部獲利,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就像書中用棒球比喻:「你留在本壘板上,一次又一次的將棒子放在肩膀上沒有揮出,你也許比其他投資人更少揮出全壘打,但是你也很少被三振出局和雙殺結束比賽。」市場恆如鐘擺般擺盪,從不會朝同一方向一直前進(如持續多頭或持續空頭,但投資人處在極好或極壞的環境下常有這種看法),耐心等待失投球,然後用力揮出!

跟分享過的<致富心態>相比,雖然一位是指數型投資人,一位是主動型投資人,但兩者的觀察與建議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包括要有耐心、了解人性的心理和自己的弱點、不要從眾、反向操作,而且要想辦法活下去

不同於市面上許多書籍,跟你說投資如何簡單,教人實際操作方法,琳瑯滿目,大多速成,單調,偏執,甚至譁眾取寵。本書作者總結了累積幾十年的主動投資經驗寫出來的書,著眼層面之深之廣,跟讀春秋一樣,微言大義,讓我這個投資門外漢結結實實上了好多課,而且重點是我還沒能全都讀懂,我已經盡力把自己能理解的部份寫成文字了(淚)。

總結一句話:The tide goes out. 希望你是有穿褲子的那個人。


2021/04/04

<致富心態>

現今的人類社會,處在一個有史以來變化最快速的時代,昨是今非的事例愈來愈多,理財也是一樣。

每一代的時空背景不同,退休規劃和財務自由的概念放在歷史長河中只像個小嬰兒。雖然上一輩沒有教我太多理財觀念,但至少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勤奮、節儉以及儲蓄的重要性,而儲蓄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行為。但因為世界太複雜,我認為還是要讓下一代了解基本的理財觀念,而<致富心態>這本書從歷史事件與自身經驗提出二十個要點,中肯且實際地教你如何準備一個正確的心態-如果你有一些投資經驗,你可能會感到心有戚戚焉。

首先作者認為每一個看似瘋狂的決定,在當下對決策者來說其實都是合理的行為,因為沒有一個人真的是瘋子。但如何避免做出極端的決策,重點在於預留犯錯空間,也就是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的概念,作者認為它是金融界裡最容易被低估的力量

除了預留犯錯空間,你還要想清楚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投資人,投資領域不存在 one-size-fits-all 的建議,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另外在面臨波動的時刻,無須恐慌,只需要了解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然後看淡一切。關於這一點很違反人性直覺,但縱觀歷史,你會發現長期投資成功的人,通常都是善於違反人性並且堅定己性的高手

網路媒體歌頌的是少數成功的案例,特別是短期內賺進大把資金的故事,因為他們滿足人類一夕致富的夢想與追求刺激的本性,但人們看到以為這就是常態。其實真正的常態是有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地失敗,即使他們跟成功的人一樣努力,有的人甚至輸掉了身家性命,但是你並不知道

你當然可以把巴菲特當成偶像,學習他的投資策略,但是你不能期望變得跟他一樣富有,因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機遇有很大很大的關係(見<成功的反思>一書),你即使有他的能力,但是沒有他的機運(或者活得跟他一樣老),你就不可能累積這麼龐大的財富。

那該怎麼辦呢?簡單來說,不要期待自己成為最優秀的投資人,但是絕對不能變成最差勁的那個。並且在逐利和人生之中取得一個平衡,然後真正喜歡自己的選擇。無止境的追求並非好事,因為當達到設定的目標時,你又會產生下一個目標,但你的感覺還是一樣,並沒有比較快樂。因此作者認為「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實現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這也就是書中強調的-滿足感

你追求的,是看起來有錢,還是擁有真正的財富?你想要變成人們眼中住著豪宅開著名車的空殼子;還是你只想每天晚上好眠,醒來後能自由和家人做想做的事,然後衣食無虞?

理財不是若A則B的物理學,而是一門心理學,歸因於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