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成功的反思 The Tyranny of Merit>

本書中文名取得相當儒雅,若以書中對meritocracy的翻譯「才德制」(看書過程一直覺得這個譯名很奇怪,因為這個字跟道德沒有直接關係,網路找到的菁英領導體制感覺更貼切一些),書名直譯為「才德的暴政」。

Meritocracy強調的是人可以藉由自身才能與努力,向上流動,成就只取決於自己夢想和努力的程度,而這一個思想也引領近四十年來歐美主流的政治想法-直到2016年川普當選,以及英國脫歐和許多地方民粹主義的興起,才讓人驚訝地發現這一套理論造成的失敗與遺毒。

才德至上制的理想是社會流動,彌平階級世襲這種命定的不平等;但最大的缺點在於此制度讓人誤以為個人的成功完全是靠個人努力而來,忘了一路上有運氣和機遇相助,進而讓失敗者陷入「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的自卑泥淖。當我們愈覺得一切都是個人成就,就愈難學會謙遜,並追求社會共善。

再者,社會流動可能只是一場美夢,上層階級還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將自身優勢傳給下一代。前一陣子美國爆發的大學入學弊案就與才德至上制高度相關,當社會認為要讀好的大學才能出人頭地(在美國啦,好萊塢也都這樣演的。反觀台灣因為某些先知的教改政策,大學文憑跟O沒兩樣),有錢有勢的直升機父母不惜作弊讓孩子擠入窄門。民意對此事件的強烈反彈,不僅是對作弊手段的唾棄,也反映出對才德霸權的質疑。

本書另一個有趣的觀點,即是在自由貿易全球化的過程中,金融體系的規模和複雜度不斷成長,但卻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經濟成長與穩定度因而提升,原因在金融行為其實是對實體經濟的不正當獲益,而非創造經濟價值。簡單來說,投入一筆熱錢買某個金融衍生商品,搭上順風車飆漲好幾倍後脫手,對個人來說荷包滿滿,但此一過程對社會來說並無任何生產力。

要如何解決呢?在教育方面,作者建議篩選出符合基本大學入學資格的學生後,以抽籤決定誰能入學。在經濟方面,將納稅當成實現社會共善的工具,減低或減免薪資稅(因為工作是一種貢獻社會共善的方式),提高消費或金融交易稅。

看書過程中,我開始了解為何人有時候會表現出仇富心態,並不是對富人嫉妒,而是當發現富人可以為所欲為時(譬如在山頂挖大坑說可以養魚),自己的潛意識裡卻有得不到社會應有尊重的感覺。又或者跟社經地位較低的人比起來,經濟地位較高者通常(可能)醫療資源用得較少,卻要負擔較多的健保費,從保險角度看不甚合理,但從社會福利與共善的角度觀之,倒是令人十分可以接受。

這種帶有點政治論述的書,實在不是我的強項,看得有點吃力,不過通篇從根本出發,希望人類重新公共對話和重拾共善的想法讓人很有願景。在台灣要公民對話是有點難度的,不要每天對幹就阿彌陀佛,但至少期許自己做好份內工作,對社會有交待,並且尊重每一份職業,和每一個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