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監控的演算法

你是否記得第一次看到心裡想買的商品出現在臉書廣告的感受?應該不會是「哇!臉書好善解人意啊!」之類的吧。說實話,我第一時間感覺到驚訝,隨之而來的是驚恐,並且認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入侵與干擾。

近來看了一些探討監控文化、大數據時代和演算法的書籍,發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為新自由資本主義的一部份,如<隱形牢籠>一書中,「人們成為創造者,產品與消費者的三位一體。我們生產有關自己的數據,我們因而成為數據化的產品,我們又買回這些有關我們自己的數據。」但更該問的問題是,誰該為此負責?目前看到的現象是,大部分人都會受到監控,並且必須為此負責,但那些自其中獲利的政治或經濟菁英,卻被允許免於擔責,而且擁有更大的權力。因此,數位紀錄應被視為今日版的殖民活動

每個人在網路上留下來的數位痕跡,無論大小,都會詳實地被紀錄、被蒐集,並且透過演算法被利用。演算法不是一個簡單的物件,它由許多複雜的程式、計算和參數組成,就連設計它的人也不一定說得準。但重點在於,既然是人所設計出來,就絕對不可能客觀。演算法的出現不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事實的真相,而是讓人們看到自己相信的真相。為什麼?因為唯有如此人們才會持續停留在社群媒體上與其他人互動,繼續為某些人的銀行帳戶總數貢獻一己之心力。如同<被操弄的真實:演算法中隱藏的政治與權力>所言,「你在動態消息上看到的每一則動態,都有其出現的原因,這過程絕非中立,而是由演算法決定」。一想到我看的東西並不是真相,而是社群要我看的另類事實,我只感到胃部一陣翻攪,幾欲作嘔。

對成人來說,你可能覺得我說的太嚴重,玩社群頂多浪費時間,或看到別人發的開心動態會感到更不開心而已,一個小馬鈴薯是能有多少影響力?好吧,我只能表示尊重。但另一方面我卻很擔心這些社群對下一代可能造成的影響,除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對年輕人造成不必要的社交壓力,過度沈迷於線上世界已經有證據顯示使得青少年社交能力更為薄弱,專注力與同理心益發不足。這些在以往被認為重要的特質,在未來社會是不是不再被需要?我不知道,我只感到很迷惘。

臉書下一個步驟似乎想打造全球的虛擬實境線上系統,稱之為「元宇宙」。看到這消息時我腦海中彷彿看到一頭益發龐大且勢不可擋的媒體巨獸,有計劃性地吃掉人們的金錢、時間與心智。就像<如何「無所事事」>一書中精闢的描述,「像Facebook和Instagram之類的平台,其作用就像水壩,充分利用我們天生對別人的與趣和對社群永恆不變的需求,既挾持又阻撓我們最原生的欲望,從中牟利。」沒有人會好心提供平台給你使用,任何行動都是帶有目的性質,活躍用戶就是他們達成個人龐大利益的棋子。

話說回來,生為現代人,無法全然置身事外,要如何自處,又該怎麼教育下一代(這是我最擔心的一點)?雖言潮流是擋不住的,但我們仍可以不要隨波逐流。意思就是,成為自己的主人,隨時隨地意識到自己使用這些社群媒體的目的為何,並且試著不要為其所控。適度地-而且是絕大部份時間-將自己抽離,把目光放在身旁活生生的人和大自然身上,將解離成一粒粒數位碎屑的自我重新拚湊成原本的真我,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找回來。

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我已經在實踐的路上。

2021/06/24

<人生就是賽局:透視人性、預測行為的科學>

相較於這個刻意賣弄的中文書譯名,其實我更喜歡本書的原名 "Rock, Paper, Scissors: Game Theory in Everyday Life"(剪刀、石頭、布:生活中的賽局理論)。因為看完書後你並無法透視人性,更談不上預測人類行為,作者提出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賽局,目的是希望以科學脈絡梳理出一些方法,以解決社會困境-小至個人團體,大至國家社會。

人類之所以傾向自私,是演化而來,因為自私常常可以帶來那麼一點點立即的好處(註)。但如果社會上人人如此,就會產生許多社會困境,輕則影響個人,重則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或甚至核子戰爭。作者研究賽局,認為要解決遇到的困境,重點在於合作與協調。

合作與協調?這麼簡單?哦不,知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光是要讓人們開始合作,合作之後又如何讓人保持下去而不選擇背叛,都是一層層需要克服的關卡。作者比較多種策略並且親身實驗過後,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先付出信任,就是採取好心的推己及人策略,先試著製造出一個信任的迴圈循環(通常這個策略會奏效,因為對方在一開始就感受到了你給他們的正面評價,而他們不會想白白損失這項所得),一旦某時刻發現行不通了或對方先背叛,就馬上改採一報還一報策略(對方一旦察覺,就可能改回選擇合作方案),但為避免雙方無止盡地報復下去造成雙輸,作者建議這時再主動改採合作策略,而希望對方也會有所反應。這段建議讓我想到孔子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來,沒有人發現,孔老夫子就是最早的賽局高手。

作者提出如此建議,跟我們的直覺似乎也不相衝突,但這確實是經過科學計算驗證的結果。雖然人性自私,但我相信「總應該做點什麼事情讓這世界好一點」的念頭很多人都有過;而且達賴喇嘛也說:「如果你希望別人幸福快樂,必須慈悲;如果你想要幸福快樂,也必須慈悲」。

本書舉例眾多,略顯繁雜,但最終提出的簡要建議,可以實際用於人際應對上,至少不會讓你進退失據。

註:所以希望世界和平或國與國之間不要有紛爭是不可能的,因為那不是人類演化的方向。

2021/06/16

<不懂帶人,你就做到死又留不住人!>與<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從這兩本書直白又饒富趣味的譯名可以推想,書裡的內容一定是相當實用而且精要。雖然背景知識有其研究理論和根源,但作者完全不掉書袋,直截了當地告訢企業主:「應該」做什麼,與「不應該」做什麼。

作者強調,一直感慨找不到優秀的人才是沒意義的。因為不論是何種組織,一定有兩成高效能人士,六成普通人士,和兩成低效能人士。企業主的責任不是將目光放在高效能人士身上,而是要想辦法提升其餘八成人士的能力,如此企業才能突破進步。光是這個論點,就很吸引人,是實話,但卻很少人注意到。

那麼如何提升這八成人士的能力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教導正確的行為,因為行為會帶出結果。這裡談的不是像「要站在別人立場思考」這類含糊不清的話,而是要非常精確地定義出行為,譬如「顧客在試吃時,要將視線偏離十五公分左右」;並將員工該做到的精確行為,製作成「行為教科書」;當員工確實做到時,也要精準且及時地給予稱讚。當員工發現做了正確的事,不僅業績提升,也可以得到老闆的稱讚,自然會強化繼續做的意願。這聽起來像是手把手在教小學生,但作者提醒管理者,大多數的企業傾向高度評價自己的員工,當員工達不到標準時再埋怨其理解力低落;但事實是,沒有教導基本事項的這一方,才是不對的

在帶領團隊的部份,作者也一再提到行為的重要性,精確行為跟員工個人氣質,習慣,個性,和管理者喜不喜歡某個員工一點關係也沒有。在行為科學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工作成果來自於行為的累積」,而下屬是工作上的夥伴,因此重點應該放在他的「行為」上,而非私人「感情」。書裡也談及開會時應該達成的目標與方法,提到許多會議流於形式與做不出結論這一點,不禁令人莞爾-這好像就是我們的日常。

閱讀過程中發現作者的建議跟我在研讀 ACE-CPT 教科書時學到的原理並無二致,教科書裡用了很大篇幅在探討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操作制約」-讓人們經歷正向的回饋,從而強化自身的行為-就是所謂A (antecedents),B (behaviors),C (consequences) 模式,而這方法也被運用在<原子習慣>一書中。

企業管理光是想像就很複雜,作者卻利用行為科學的原理,準確且簡要地點出身為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對於職場上實戰,可謂拳拳到肉吧。

2021/06/01

<孤獨世紀>

大學時代,我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圖書館角落看書,一個人去吃飯、運動,或者騎車去看山看海(花蓮山海最多)。我覺得自己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很享受這種生活模式帶來的自由。

在那個年代,孤獨是一種選擇;但現今,孤獨可能是你很難捨去的標準配備。

為什麼這麼說?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人與人益發疏離之前,智慧型手機等穿戴裝置的出現就讓人們傾向躲在自己的數位泡泡裡,再隨著網路社群如猛獸般的壯大,看似隨手就可發文或彼此聯絡,但缺乏實際互動只會讓人的社交技巧更為生疏(這點對於成長中青少年的殘害更加明顯);而近幾十年來全球採行菁英政治,或新自由資本主義浪潮,更是扮演了相當關鍵的底襯角色,讓勝者益勝,敗者益敗,直到弱者相信國家遺棄了自己,最終爆發了近幾年相當嚴重的極端左派政治思想(相關論述可見<成功的反思>)。事情演變至今,孤獨不再是個人心理狀態,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現代人的演化方向似乎走向了歧路,與我們以前認為身而為人所應具備的重要特質愈走愈遠。

就我個人來說,雖然生活總是不易,但老實說還過得去。但當我看著四歲孩子玩耍的背影,都不禁想到他們以後可能面臨到的誘惑與挑戰。我知道「同理心」和「專注力」會是他們這個世代最需要的特質,但我是否有這個能力幫助他培養呢?人類變化速度有史以來最快,快到沒有人看得清楚方向。作者在書裡表達了類似的憂慮,也直搗問題核心,試著提出解答:單靠個人對周遭環境敞開心胸是沒有用的,國家政策的力量必須介入。就我看來,如果氣候變遷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環境衛生問題,那正視孤獨就是最重要的心理衛生問題。

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作者探究孤獨的面向相當廣泛,從孤獨影響個人的情緒及身體狀態、左派政治的崛起、冷漠的城市、數位社群造成的傷害、疫情下在家工作的影響、因應孤獨產生的經濟,並且最後也提出了解決人類史上最大孤獨浪潮的辦法。

這是一個孤獨的時代,但未來在我們手中-雖然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21/05/27

<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近期對於人性有濃厚興趣,十之八九的事件由人性角度切入,約莫八九不離十。這本書把人性放到了商場上,在探討決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偏誤。

書裡一開始就提到了做決策時會遇到的九大陷阱,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作者再把九大陷阱分成了五個面向,包括決策前的1)辨認模式偏誤;做決策時的2)行動導向偏誤-導致決策太過積極,3)慣性偏誤-導致決策太過消極;以及可能影響決策的4)社會偏誤-包括群體迷思,和5)利益偏誤。我認為這個分類極具有邏輯性,讓人一眼就明白在何種階段可能產生何種偏誤,但了解偏誤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我們在事後以後見之明的眼光去審視這一切。作者一直強調這些偏誤的存在,用意在提醒決策者注意,而非批判。

作者認為,單憑個人要辨認及克服自己所有在決策中會出現的偏誤是不可能的,解決之道在於,決策者要讓自己成為一位「決策建築師」,這位建築師用的原料有非常多,包括鼓勵歧異、給予足夠討論時間、禁用誤導的類比、多案並呈、假設最糟情況、有話直說、認可失敗的權利、或不要害怕改變心意等,重點就是架構出使決策健全所立足的原則:合作與流程

我不是主管,所以書中所舉相當多的決策技巧對我而言略顯生疏艱澀,但至少看完書後,我更能了解決策者的不易,也稍微看得懂工作職場的那些長官們在做決策時可能犯下的偏誤;並且也了解當自己做出了正確決策後(通常是事後檢視),成功永遠是團隊努力的結果-現在已經不是約翰韋恩的西部牛仔時代-更不用說其中可能還有些運氣成份。

本書的知識底蘊深厚,從企業主到小主管,只要你面臨到決策,就會面臨人性偏誤。我們當然不可能克服所有的偏誤,但永遠有機會讓自己變成一位更好的領導者。

2021/05/10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本書作者是比爾蓋茲,沒錯,就是最近離婚那位。

看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比爾蓋茲是微軟老闆錢多多,看完書後才知道原來他的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主要資助全球衛生與發展,而近幾年來愈趨注意氣候暖化與碳排問題。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讀起來像政策白皮書,從頭完整介紹了溫室效應產生的後果、碳排來源、與人類各種活動的碳排佔比,並以科技人兼實業家的角度切入,鉅細靡遺提供了未來可能的解答,其中牽涉了科技創新、政策創新和市場需求,涵蓋面向之廣,是我以前從未想像過的。

要求人類回歸純樸以減低碳排並不實際,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只能繼續往前,唯一解方就是研發創新的科技來取得乾淨的能源(這並不容易,但已有初步成果)。並且蓋茲認為,若想要有任何一絲躲過災難的希望,全球最大排放國(富裕國家)必須在2050年以前實現零碳排。

除了政策面的介入,氣候變遷議題應該更深入每個人的心中,至少要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我同時想了一下,自己能做些什麼:隨手節約能源、改喝植物性高蛋白而非乳清蛋白、改吃人造肉、下一台車考慮換電動車、投票給在乎氣候變遷的候選人、考慮投資綠能產業、並且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我很佩服世界上有比爾蓋茲這種人,取之於社會也用之於社會,不停地思考和學習如何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所以看到他離婚的消息,我第一個想法是:「天啊,拜託不要影響他基金會的運作!」但我覺得我想太多了,全世界最擔心比爾蓋茲基金會運作受影響的,我相信就是他本人了!

最後以蓋茲在書中的一句話作總結:我們必須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碳排放,未來十年,沒有比投身這個遠大目標更重要的事了

2021/04/25

<複利效應>

別看到複利兩字就認為這是一本教人如何賺錢的書,這本書是在教人如何超越現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人類的生活由習慣主導,每天絕大多數時間我們總會固定做某事而不假思索,這樣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能幫助人類節省腦力,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但壞就壞在我們也常常做出錯誤的事而不自知,如看電視時隨手就嗑掉一包洋芋片,或者每天固定喝上一杯星巴客。好或壞的習慣產生的影響在每天例常的生活上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計,但只要將時間拉長,你就可以看到複利效應帶來的深遠影響,這就是作者想要談的主題。

作者提出堅持做出正確抉擇的必要-即使是多麼無足輕重的小步驟-然後百分之百對自己負責,拒絕受害者心態問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找出強烈動機,忘了意志力(只靠意志力支撐的人,終究會消磨殆盡,無法長久堅持),開始列出清單,著手做那些不成功者不願意做的事,接著好的結果開始顯現,內在回饋產生,不知不覺中,成功離你將愈來愈近

只要持續這個步驟不輟,在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撞牆期。作者面對瓶頸的心態讓人耳目一新,他指出撞牆並不是一道障礙,而是一個新的機會,別人可能遇到困難就不做了,但你知道自己會想法子突破,這就是你跟別人不同的地方。<刻意練習>一書也說,事情順利進展時就持續做現在的事,卡關時要多方嘗試不同解法,甚至尋求專家幫忙,總有一天會越過一道道高牆。「別指望事情變得容易,要期許自己變得更好」,這一句話下了最好註解。

書中最後提供了一個讓複利倍增的方法,就是每次都「多做一點點」。業務員拜訪了十個客戶,達到今日目標,那就多拜訪一個再下班吧;臥推了十下似乎已經力竭,再去補做幾個機械式胸推超越力竭。做得比足夠還要多,超越他人對你的期待,同時幫助他人得到他想要的,漣漪效應會使自己成為最大的受益人

每個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過這本書後,我更加確信,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人有各自失敗的原因。

藉由複利效應,好的習慣帶你上天堂,不好的習慣帶你住套房

2021/04/21

<投資最重要的事>

從書封的註解: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就可以知道,這本書是寫給主動投資人的。哦等等,如果你是指數型投資的信徒,也不要急著拋開這本書,因為書裡字字珠機,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投資人,本書都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書中第一句讓我開眼界的話是,「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市場一再證明,即使是好標的,但只要買的價格太高,大都會遭到虧損的命運。那如何買到價格低於實際價值的標的呢?作者提出要進行「第二層思考」,簡單來說,你的思考必須比市場共識更深入,判斷市場的動向,預測自己所處環境的潮流,進行反向操作。

買低賣高才能獲利,每個人都知道,但市場絕大多數人做的事情是買高賣低,為什麼?投資人最終要面對自身人性的弱點,包括貪婪(導致追高)、恐懼(導致殺低)、將質疑拋諸腦後(沒有理由的過於樂觀,導致風險遽增)、從眾(擔心自己沒跟上多頭,被邊緣化)、嫉妒(最危險的人性),與自負(覺得自己投資無往不利,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短期的股價漲跌,心理層面影響太大,所以不具意義,真正成功的投資,要耐住性子,相信自己的價格判斷(前提是要準確,這個就要花很大工夫),然後等待,市場不會虧待你的。

在投資之前,最重要的是對風險有所理解,接著要確認風險,並且控制風險。作者認為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而非進取型,才能走得長久。防禦型的投資人,在多頭市場取得一般的報酬,但在大空頭時他能力保不失,或只損失一點;進取型投資人在時機好時大賺,但常在意外發生時吐回全部獲利,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就像書中用棒球比喻:「你留在本壘板上,一次又一次的將棒子放在肩膀上沒有揮出,你也許比其他投資人更少揮出全壘打,但是你也很少被三振出局和雙殺結束比賽。」市場恆如鐘擺般擺盪,從不會朝同一方向一直前進(如持續多頭或持續空頭,但投資人處在極好或極壞的環境下常有這種看法),耐心等待失投球,然後用力揮出!

跟分享過的<致富心態>相比,雖然一位是指數型投資人,一位是主動型投資人,但兩者的觀察與建議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包括要有耐心、了解人性的心理和自己的弱點、不要從眾、反向操作,而且要想辦法活下去

不同於市面上許多書籍,跟你說投資如何簡單,教人實際操作方法,琳瑯滿目,大多速成,單調,偏執,甚至譁眾取寵。本書作者總結了累積幾十年的主動投資經驗寫出來的書,著眼層面之深之廣,跟讀春秋一樣,微言大義,讓我這個投資門外漢結結實實上了好多課,而且重點是我還沒能全都讀懂,我已經盡力把自己能理解的部份寫成文字了(淚)。

總結一句話:The tide goes out. 希望你是有穿褲子的那個人。


2021/04/04

<致富心態>

現今的人類社會,處在一個有史以來變化最快速的時代,昨是今非的事例愈來愈多,理財也是一樣。

每一代的時空背景不同,退休規劃和財務自由的概念放在歷史長河中只像個小嬰兒。雖然上一輩沒有教我太多理財觀念,但至少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勤奮、節儉以及儲蓄的重要性,而儲蓄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行為。但因為世界太複雜,我認為還是要讓下一代了解基本的理財觀念,而<致富心態>這本書從歷史事件與自身經驗提出二十個要點,中肯且實際地教你如何準備一個正確的心態-如果你有一些投資經驗,你可能會感到心有戚戚焉。

首先作者認為每一個看似瘋狂的決定,在當下對決策者來說其實都是合理的行為,因為沒有一個人真的是瘋子。但如何避免做出極端的決策,重點在於預留犯錯空間,也就是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的概念,作者認為它是金融界裡最容易被低估的力量

除了預留犯錯空間,你還要想清楚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投資人,投資領域不存在 one-size-fits-all 的建議,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另外在面臨波動的時刻,無須恐慌,只需要了解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然後看淡一切。關於這一點很違反人性直覺,但縱觀歷史,你會發現長期投資成功的人,通常都是善於違反人性並且堅定己性的高手

網路媒體歌頌的是少數成功的案例,特別是短期內賺進大把資金的故事,因為他們滿足人類一夕致富的夢想與追求刺激的本性,但人們看到以為這就是常態。其實真正的常態是有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地失敗,即使他們跟成功的人一樣努力,有的人甚至輸掉了身家性命,但是你並不知道

你當然可以把巴菲特當成偶像,學習他的投資策略,但是你不能期望變得跟他一樣富有,因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機遇有很大很大的關係(見<成功的反思>一書),你即使有他的能力,但是沒有他的機運(或者活得跟他一樣老),你就不可能累積這麼龐大的財富。

那該怎麼辦呢?簡單來說,不要期待自己成為最優秀的投資人,但是絕對不能變成最差勁的那個。並且在逐利和人生之中取得一個平衡,然後真正喜歡自己的選擇。無止境的追求並非好事,因為當達到設定的目標時,你又會產生下一個目標,但你的感覺還是一樣,並沒有比較快樂。因此作者認為「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實現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這也就是書中強調的-滿足感

你追求的,是看起來有錢,還是擁有真正的財富?你想要變成人們眼中住著豪宅開著名車的空殼子;還是你只想每天晚上好眠,醒來後能自由和家人做想做的事,然後衣食無虞?

理財不是若A則B的物理學,而是一門心理學,歸因於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2021/03/28

<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

本書原名為"BIGGER LEANER STRONGER",沒錯,我的疑問跟你一樣,到底是誰想出這麼中二的譯名?

好吧,撇除中二的譯名,作者在自己走過這麼多錯誤的路,浪費了一堆錢買沒有用的營養品之後,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男性(沒錯是男性專書),利用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得到更好的體態。書中手把手地鉅細靡遺從頭教起,包括如何預備心理狀態、飲食和運動如何操作、營養品的迷思以及怎麼追蹤自己的進度,皆有詳細說明,內容可說是一點也不中二。

作者提出了很多建議,但因個人已有相當經驗,大多理解,不過書中還是有一些看法讓我重新學到不少,對我個人最實用的有兩點:一是飲食方面,一是訓練方面。

飲食方面-

  減脂期:攝取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的75%,蛋白質:碳水:脂肪=40:40:20。

  增肌期:攝取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的110%,蛋白質:碳水:脂肪=25:55:20。

  維持期:攝取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的100%,蛋白質:碳水:脂肪=30:45:25。

訓練方面-採 2-3/4-6/9-15/2-4/3-5/1-2/8-10

  2-3:每次訓練二至三個肌群(以推拉腿為原則的課表)。

  4-6:一組 hard set 做四到六次(註)。

  9-15:一次訓練做九至十五組 hard set。

  2-4:組間休息二到四分鐘。

  3-5:每肌群三到五天練一次。

  1-2:每週休息一至兩天。

  8-10:每八到十週安排一次減量週。

坊間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訓練偽科學,極端但無法持久的飲食方法,以及琳瑯滿目但沒有任何意義的產品。當你看過那麼多文章和教學影片後,有時候只是把自己搞得更亂。這本書很明確告訴你:就是這樣做,做了就會有效!

今年是2021年,二十年前剛好是我進小大一的日子。偶爾會想,如果時間倒回二十年前,我想跟自己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很簡單:「開始正確的認真重訓」!

不過我又想,時間真能倒回二十年前,我應該會繼續當個精蟲衝腦的中二吧,那個小大一不是這樣的呢(誤)?

註:作者強調操作次數不用多,但重量是關鍵,科學研究發現壓足夠重量對肌力和肌肉成長的效果最好。Hard set 需負重 80-85% 的 1RM,一組操作四至六次,要做到接近技術失敗。


2021/03/22

<成功的反思 The Tyranny of Merit>

本書中文名取得相當儒雅,若以書中對meritocracy的翻譯「才德制」(看書過程一直覺得這個譯名很奇怪,因為這個字跟道德沒有直接關係,網路找到的菁英領導體制感覺更貼切一些),書名直譯為「才德的暴政」。

Meritocracy強調的是人可以藉由自身才能與努力,向上流動,成就只取決於自己夢想和努力的程度,而這一個思想也引領近四十年來歐美主流的政治想法-直到2016年川普當選,以及英國脫歐和許多地方民粹主義的興起,才讓人驚訝地發現這一套理論造成的失敗與遺毒。

才德至上制的理想是社會流動,彌平階級世襲這種命定的不平等;但最大的缺點在於此制度讓人誤以為個人的成功完全是靠個人努力而來,忘了一路上有運氣和機遇相助,進而讓失敗者陷入「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的自卑泥淖。當我們愈覺得一切都是個人成就,就愈難學會謙遜,並追求社會共善。

再者,社會流動可能只是一場美夢,上層階級還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將自身優勢傳給下一代。前一陣子美國爆發的大學入學弊案就與才德至上制高度相關,當社會認為要讀好的大學才能出人頭地(在美國啦,好萊塢也都這樣演的。反觀台灣因為某些先知的教改政策,大學文憑跟O沒兩樣),有錢有勢的直升機父母不惜作弊讓孩子擠入窄門。民意對此事件的強烈反彈,不僅是對作弊手段的唾棄,也反映出對才德霸權的質疑。

本書另一個有趣的觀點,即是在自由貿易全球化的過程中,金融體系的規模和複雜度不斷成長,但卻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經濟成長與穩定度因而提升,原因在金融行為其實是對實體經濟的不正當獲益,而非創造經濟價值。簡單來說,投入一筆熱錢買某個金融衍生商品,搭上順風車飆漲好幾倍後脫手,對個人來說荷包滿滿,但此一過程對社會來說並無任何生產力。

要如何解決呢?在教育方面,作者建議篩選出符合基本大學入學資格的學生後,以抽籤決定誰能入學。在經濟方面,將納稅當成實現社會共善的工具,減低或減免薪資稅(因為工作是一種貢獻社會共善的方式),提高消費或金融交易稅。

看書過程中,我開始了解為何人有時候會表現出仇富心態,並不是對富人嫉妒,而是當發現富人可以為所欲為時(譬如在山頂挖大坑說可以養魚),自己的潛意識裡卻有得不到社會應有尊重的感覺。又或者跟社經地位較低的人比起來,經濟地位較高者通常(可能)醫療資源用得較少,卻要負擔較多的健保費,從保險角度看不甚合理,但從社會福利與共善的角度觀之,倒是令人十分可以接受。

這種帶有點政治論述的書,實在不是我的強項,看得有點吃力,不過通篇從根本出發,希望人類重新公共對話和重拾共善的想法讓人很有願景。在台灣要公民對話是有點難度的,不要每天對幹就阿彌陀佛,但至少期許自己做好份內工作,對社會有交待,並且尊重每一份職業,和每一個人。

2021/03/11

<人性的弱點>與<被討厭的勇氣>

年輕時候相信,把技術學好最重要;人生到了某個階段之後,才發現做事固然重要,但做人更重要,而且更難。最近工作上遇到需要溝通的機會增多,我覺得該是時候看點書了。

<人性的弱點>作者卡內基,是成名多時的溝通大師,應該大部份人從小就聽過他,包括我在內。書裡面舉了大量的故事,來一一印證他所提出的處世應對要點,此文最後摘錄了書中重點,以條列示出(方便自己每天都看一遍),其中多項的基本觀念有所重疊,我認為最重要的四個大字:換位思考

每個人都只想到自己,本性如此,古今中外皆然。也因為不懂換位思考,我們聽到或看到事情的第一個反應常是批評,很少去探討為何別人會這麼說;或者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這點在便捷的網路時代益發明顯,我們隨手就能發一條訊息,不留情面狠酸別人,卻極少想到這麼做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問題,或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從事專業性質較高的醫療工作,或許有時候別人會忍受你的壞脾氣或怪思想,但看了這本書後,我深刻體會到:你可以優秀,你可以傑出,你可以獨特;但不表示你可以自覺優越於別人-你還是要有禮貌,你還是要柔軟,你還要懂得換位思考。

看書的過程中,讓我一直想到<被討厭的勇氣>裡,似乎有很多觀念可以跟卡內基的理論相呼應,如阿德勒認為: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憤怒不過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手段,只是個工具而已;承認錯誤,表達歉意的言詞,都不是挫敗;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前本書的作者卡內基,與後本書中的理論創造者心理學家阿德勒,兩位雖活躍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距今已百年,但由於對人性的透徹洞察,使得其論點至今仍瞻之不墜。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原則,以卡內基為施行方法,試著在這充滿著紛擾的人際與快速變化的濁濁塵世中,找到最穩定的自己,可能是我日前最深刻的體悟。

最後以<被討厭的勇氣>提到的一句話跟自己勉勵: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註:

人際關係的三大技巧(本書最最最重點) :1. 指責別人是愚蠢的做法,是沒有用的,學著努力去理解和寬容。2. 人人都渴求被重視的感覺,嘉贊以誠,不吝褒揚。3. 成功有什麼祕訣?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換位思考(他想的是什麼?他為什麼這麼做?)。實現雙贏才是溝通的宗旨。

如何讓人喜歡你的六個方法:1. 真誠地關心別人。給別人他想要的,他就會給你你想要的。2. 保持微笑。3. 記住對方的名字。4. 聆聽別人,有同理心。5. 溝通,就是要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對別人真誠的保持興趣)。6. 不吝給予讚美,讓對方知道自己有多麼重要。

讓人贊同你的十二條法則:1. 避免爭論,爭辯中沒有贏家,不要想改變別人。2. 避免直接指出別人錯誤(只會激起他人防衛心;要換位思考,自我克制),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教。3. 勇敢承認錯誤,能帶來一些心裡的滿足感。不去辯解,不僅卸能下防衛,消滅罪惡感,而且有利於問題的解決。4. 面對任何問題,先採取友善的態度(對時柔軟,錯時承認)。5. 站在別人立場分析問題,引導別人多說「是」。6. 讓別人暢所欲言。7. 讓對方感覺自己是方案的發想者(重點是成果)。8. 站在對方立場思考(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放下我執。9. 處理事情前先同理對方。10. 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11. 戲劇化的表達方式(想一些吸引人注意的方法,而非照本宣科)。12. 激發對方的鬥志。

說服對方又不會引起反感的九種訣竅:1. 先讚美對方優點,再說出缺點。2. 指出對方錯誤,要間接委婉(以而且代替但是)。3. 想成為一個好領導,先坦承自己的不足,再談別人的錯誤。4. 以提問或建議代替命令。5. 就算我們百分之百正確,錯誤全出在對方身上,但假如讓他顏面盡失,那就只是在摧毁對方的自尊,我們什麼也得不到。6. 具體真誠的讚美,而非敷衍。7. 給對方美名,相信他做得到,他就會努力去做。8. 想協助對方取得進步,讚美他做得好的,鼓勵他做尚未做到的。9. 把自己的利益和對方的需求結合在一起。

2021/03/04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試想,當一個人在二十五歲時達到體能的顛峰,接著就會開始逐步下滑,如果此人活到了七十五歲,這會是一個長達五十年的退化過程,而整個退化的時間,比歷史上許多年代裡人類的平均壽命還要長,這是前所未見的。」

以上這一段書中的文字讀起來,您是否倒抽了一口氣?

作者何博士大聲疾呼老年人的肌力流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並提出了實際的解決方案-大重量訓練。主要立論基礎在於,運動科學發現,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都對「壓力」起反應,亦即,透過有計畫的漸進式超負荷壓力刺激,肌肉的質量會提高,骨質的密度會提高,神經系統的效率也會提高。如此一來,老化的身體,才有可能重拾正常生活並享受有品質的人生。

本書讀起來對我而言不算陌生,畢竟我也是個考過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 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美國運動委員會-私人健身教練)的男人,但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也與我在讀 ACE Personal Trainer Manual 時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在於 ACE 建議先處理好關節穩定度和活動度的問題(這是所有動作的基礎),再著眼進一步的訓練。但何博士認為,與其花費數個月時間處理關節問題(而且常常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改善),更應該直接以退階方式進行重量訓練,原因有二:一是老年人的肌力流失已是刻不容緩亟需處理的課題,二是在漸進式的力量訓練過程中,關節穩定性/活動度有機會跟著改善。我想兩者的差異想來倒也合理,ACE 的對象是普羅大眾,提供的是一般訓練準則;但本書主要重點放在中老年人的肌力流失。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老年人運動,應該同時涵蓋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和身體平衡幾個面向,但我想各自比重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一點,無庸置疑是肌力訓練。

在書中,何博士也花了相當篇幅提到許多坊間運動的亂象,包括瘦身產業操弄身體形象的商業模式,或似是而非的偽肌力訓練等等,讀起來讓人覺得很有感。

需要提醒的是,本書論述重點只有一個,亦即力量訓練的重要與實作方法,精確一點來說,就是如何讓肌肉、骨質與神經系統持續向上適應。然而,須知道肌肉生長,飲食和適度休息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單純的重量訓練,如果看完書的朋友覺得只要大重量訓練,肌肉從此篷勃發展的話,就落於見樹不見林的偏頗認知。

最後以自身為例,雖然我運動習慣持續了二十年,但認真投入並研究重量訓練也不過四年的時間(興趣主要在肌肥大領域)。持續重訓後,改善了前後側肌肉失衡的狀況,更神奇的是持續好幾年偶爾發作但每次發作都很痛苦的右側膏肓痛竟也不藥而癒。每回照鏡子看著自己肌肉維度慢慢變大的同時,雖然很有成就感,卻也惋惜沒能在更年輕時接觸有系統的重量訓練。

全書辭意懇切,舉例入理,感受得出作者內心的焦急,與冀望改變現況的決心。總結來說,中老年人的主要運動選項,應以循序漸進的大重量訓練為主。每個人都被迫參與老化這場競賽,唯有正視眼前正在發生的事實,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2021/02/27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從小便知道這本書(不誇張,這本書已經問世二十五年了),終於近日將它讀完。 

本書並不好唸,原因在於作者舉了許多人種,地名與族名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但如果你撇開這些不談(要談也沒辦法,因為國中之後就沒碰過了),結論卻很簡單-世界有今日的樣貌,全是地理環境所造成,與人種的智能優劣並無關聯。

地軸為東西向的歐亞大陸便於文化傳播,發展最快;而地軸以南北向為主的,如美洲和非洲則發展較慢。有了穩定生產的糧食,才可能有快速增長的族群,人與畜共生導致細菌演化(少了病菌這個好朋友,歐洲人可能無法如此稱心如意地痛宰其他大洲),而人口眾多人類開始分工,槍炮(技術)和鋼鐵(工業)於焉而生,接著就是一個強國的誕生。

但是傳播太方便可能也不是好事,作者舉了中國為例,說明雖然中國境內沒有太大的天險阻隔,很早就實現統一,但由於一向都是君主說了算,發展面向可能因此受限。反觀歐洲,一樣東西向的地軸,雖便於資源與文化傳播,但境內地形複雜,分隔出眾多不同國家,國家之間彼此競合,才有如此興盛的文化表現與未來的工業革命,此可說是過猶不及的最好解釋。

此書的問世也引發了商業界的重視,你說搞歷史研究的跟賺錢有什麼關係?嗯,這就是你我賺不了大錢的原因了。腦筋動得快的企業主從書裡讀出了同樣的道理:若把部門之間聯繫的管道弄得更暢通(移除地理環境障礙),鼓勵員工發想新點子(部族之間競爭,不是皇帝說了算),改善僵化的公司氛圍(動植物,科技,和文字的流通),會有什麼不同?結果就是有些企業因此往上突破更上層樓,想當然獲利更加可觀。我只能說當上企業主的真的不簡單,舉一反三,旁徵博引,可謂以史為鏡的最好例證,而這點連作者都始料未及。

人從何處來,是歷史考證問題;人往何處去,變成了各說各話,甚至到了科幻層級的命題,莫衷一是。既然鑑往無法知來,至少我們還可以在歷史浩浩長河中梳理出一些脈絡,從古遠的文化傳承裡學到一點吉光片羽。跟著作者折衝於世界各大洲,縱橫捭闔了一兩萬年之後,再度把眼光拉回當下,試問自己,我能否把這渺小如瞬的一生,過得更有意義呢?

2021/02/24

<來自火星的男孩>

 這是一本中譯的童書繪本。

---

史丹利的媽媽要離家工作一天,史丹利沒有跟媽媽說再見,卻跑到了庭院坐進他的紙箱太空船飛到了火星,接著飛回來的是一位從火星搭著同一艘太空船的男孩。這個火星男孩,吃飯前不想洗手、坐在餐桌上不肯好好吃飯、睡覺前不願刷牙、隔天在學校上課時跟同學起衝突被帶到校長室。父親不知道該怎麼辦。

隔天,史丹利的媽媽工作回來了,看到火星男孩,問道:你是乖乖的火星人嗎?火星男孩轉身就跑,跳進庭院的太空船,回到了火星,讓史丹利飛回地球。「嗯,我很高興你回來了,」媽媽說,「我很想你!」「我也是。」史丹利說,「我也很想你。」

---

每次唸這本書給川川聽,唸到最後這一頁都有種感動到鼻酸的情緒。

史丹利不希望媽媽離開身邊,但因為不知如何表達並且調適想念媽媽的心情,缺乏歸屬感的心境下,將自己幻想成火星男孩,產生了一些與大人鬥爭的偏態行為,並將這些行為歸咎給他。父親顯然不知如何處理這種狀況,所幸的是,父親沒有發怒,沒有咆哮,只是嘆氣;但對於未能得到同理的史丹利而言,可想他的內心一定很孤獨很無助,於是產生更多的脫序行為。

史丹利看到媽媽回來後,聽到媽媽問他有沒有乖乖的,他愣住了,因為知道自己做錯了很多事,但他不願承認,可能是怕媽媽知道了不再愛他,於是脫掉火星裝扮後,指著庭院,說著火星人的不是。但母親的愛沒有條件,一句「我很想你」,雖不言愛,卻道盡一切。

一本童書,帶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面向,如孩子的情緒世界,與父母的應對態度。教養孩子是門不易的學問,需要大量的心力與學習。在「愛」裡前行,是本書給我最大的烙印。

2021/02/15

<刻意練習>

我原本相信人一出生,基因就決定很多事-雖然不是全部,卻也是大部份;拜讀完這本書後,才發覺我認為重要的人格特質「努力」,才是奠定是否成功的基石,而「天賦」,只佔其中很小的部份。

人之所以鼓吹或頌揚某個人非凡的成就是源於極高天賦,很大一部份原因是這讓人們產生一種浪漫的幻想,同時也讓人以「我因為沒有這種天賦,一定達不到這種境界,所以就不用這麼費心了」這種藉口,找到不再繼續努力的理由。作者以超過三十年的研究,發覺無論你在書中,電影裡,甚至耳聞到那些橫空出世天才的神蹟,都可以科學方式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所謂的天才,都是練習而來,並且不是盲目練習就行-反覆做同一件事還希望自己能有所進步或祈禱結局不同,無異痴心妄想。重點在於「刻意練習」,此練習之要點必須找出自己想達成的目標,將目標拆解成可以進步的小區塊,一次再一次的突破舒適圈,最終會打造成專家級表現;另一個重點是,要找到足夠程度的老師指導,或自己培養出質量俱優的心智表徵(註)。

簡單來說,就是-目標,專注,回饋,跳出舒適圈。

話說穿了,似乎沒什麼特別,但知易行難。舉我自己為例,練習中音薩克斯風泛音時,在so這個音卡關了幾個月之久,就是吹不出來。當時我並不了解「刻意練習」的概念,只知道自己練習總帶著鬱悶的心情,一次又一次的破音,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新方法,最後總算讓我試出來,並成功用在某一次演奏中。這過程說實話並不有趣,但出來的成果令人滿意。執行「刻意練習」的人常會遇到類似的狀況,如何持續下去,如何找到動機,可以歸結在自身習慣的養成。關於這點,若能與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學到的概念結合,可說相輔相成。

至於天賦呢?作者指出天賦或智力較高的人的確有可能在學習新事物初期帶來較大的進步,但隨著練習時間累積,這種差異會逐漸消弭。重點在於相信自己可以達到,並將訓練時得到的外在回饋(如別人的稱讚)轉化為內在回饋(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而產生持續下去的動力),潛能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開發而來。

做就對了,但要用對方法。「刻意練習」這書指引了一條明路,凡事皆有可能。

註:心智表徵,我自己看完書的解釋是:一種存在長期記憶中,提取用來面對或解決某特定事件的方法。原書對此概念有大量詳盡之說明。

2021/02/10

<原子習慣>

近期買了新的電子書閱讀器,初相見便愛不釋手。

我不是個看書很快的人,通常睡前看個半小時,也需要三到五週才能看完一本書,但「原子習慣」我用了一星期時間便讀完,效率之高令我感到驚訝。在期許自己成為愛書人的過程中,我決定每看完一本書便寫一篇心得-很難稱得上書評,卻也不只是書摘。簡而言之是讓自己的心得有著落之處,不然久了後就船過水無痕。

本書作者提到養成微小習慣的重要性,因為好的習慣具有複利效果,並且要持之以恆。起初不見好處或明顯成效,但在某個時間點,累積的成果會以爆發性的方式展開來。如果「恆毅力」這本書是讓你看到成功法門,那麼「原子習慣」就是如何達到「恆毅力」的具體辦法。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環境」,打造一個有紀律的環境(運用視覺提醒,將邪惡的誘惑隱藏或使其不那麼唾手可得,加入同儕團體),比刻苦要求自己成為一個有紀律的人要容易多了,因為「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於長期」,這也就是「意志力肌肉」的概念。

此外,作者提的實用法則與我日常生活頗多不謀而合之處,例如:
-要認真某件事前刻意將手機網路關掉(讓提示隱而不顯);
-對累積的重要性深信不移(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一切無非盡是過程(系統先決,享受過程);
-一開始就做出正確選擇:下了班雖然很累,但與其躺在沙發看電視,不如掙扎一點穿上運動服去健身房報到,然後你就會享受到甜美的心情(習慣可以在幾秒內完成,卻會持續影響你幾分鐘,甚至幾小時後的行為);
-雖然感到無聊,甚至質疑,仍堅持你有興趣的事(在自我精進的旅途上,到了某個時間點,每個人都會面對同樣的挑戰:你必須愛上無聊)。

看書過程中,發現書中很多觀念跟我在準備ACE-CPT考試時讀到的策略幾乎一模一樣。其實根本而言就是處理「人性」問題。人性有很多眉眉角角的陰暗面與怠惰面,要了解人性,才能打動人心。啊,這點還需要很多練習。

本書作者舉了「吃角子老虎機」利用原子習慣模式在商業上獲得極大成功的例子,我只想到第一次到澳門賭場時連吃角子老虎都不知道怎麼玩,看來這一套在我身上是失敗了(笑)。

此書翻譯流暢,敍事條理清晰,概念實用,簡單易懂,值得一讀。